签完解除劳动合同后还能仲裁吗
签完解除劳动合同后还能仲裁,若双方已就辞职补偿达成一致,且明确表示舍弃其他权利,双方再无其他争议的,虽然技术上仍可以申请仲裁,但仲裁结果非常可能面临败诉,由于双方已就争议事情达成合意。
这意味着,除非有新的、未解决的争议出现,不然仲裁申请可能不会被支持。
2、解除劳动合同后仲裁的程序
解除劳动合同后,若需进行仲裁,应遵循以下程序:
1.仲裁申请人需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并依被申请人的数目提交副本,申请书应详细载明劳动者的个人信息、用人单位的信息、仲裁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证据及证据来源等。
2.若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可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录并告知他们当事人。
3.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5日内将作出是不是受理的决定,若不予受理或未在5日内回话,申请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若决定受理,仲裁委员会将制作受理决定并送达申请人,同时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需在十日内提交答辩书,但答辩书的提交与否不影响案件的仲裁进程。
解除劳动合同后仲裁的时效
找法网提醒你,关于解除劳动合同后仲裁的时效,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这一时效期间从当事人了解或应当了解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若时效期间内,当事人一方向他们倡导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他们赞同履行义务,则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
3.若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没办法在时效期间内申请仲裁,时效暂停,待暂停缘由消除后继续计算。
4.对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的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时效期间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后,应自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