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协议只盖公章有法律效力吗
协议只盖公章在多数状况下是具备法律效力的。
1.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签订合同并加盖公章是合同生效的要紧条件之一。公章作为企业的法定印鉴,代表了企业的意志和认同。
因此,当协议上加盖了企业的公章,且协议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需要,没有其他影响合同效力的原因时,该协议即具备法律效力。
2.仅凭公章并不可以完全确定协议的有效性。影响合同效力的原因还包含但不限于主体的资格、合同的内容是不是合法合规、签订主体是不是拥有真实意思等。
比如,假如协议的内容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签订协议的一方存在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方法,那样即便协议上加盖了公章,该协议也会被视为无效。
2、合同生效应满足什么条件
法律快车提醒,合同的生效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
1.合同的主体需要拥有相应的资格,即签订合同的双方需要是有权进行该行为的企业或个人。
2.合同的内容需要合法合规,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违背公序良俗。
3.合同的签订需要基于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没有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方法。
依据《中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3、什么状况下合同会无效
合同在以下状况下会被视为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推行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依据《中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患者)推行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不真实表示与隐藏行为的效力问题:依据《中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不真实的意思表示推行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不真实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需要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处置。
3.欺诈方法推行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虽不完全等同于无效,但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的规定,一方以欺诈方法使他们在违背真实意思的状况下推行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4.违反强制性规定及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也无效。
5.恶意串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依据《中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的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别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