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证言
证言是指证人将它知道的案件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或证词。
证人证言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依据法律的规定,具体讲,可以作为定案依据的证人证言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无论是公诉人、被害人一方提出的证人还是被告人、辩护人一方提出的证人所作的证言,在法庭上都要当庭经过双方的讯问和对质、证明,双方都可以对证言的具体内容与有关状况提出问题,对证言中虚假或者存在疑问的地方提出问题和反驳建议。如此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证人证言的全方位性、真实客观性。
2、证人证言要作为定案的依据,应当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进行综合的比较、印证,以确定其是不是反映案件的实质状况。各方证人的证言和不一样的证人的证言会有不同、甚至是相互矛盾之处,法庭需要要辨别、比较,去伪存真,而不可以只听一面之辞。
3、证人证言要经过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法庭对于证人证言反映的状况是不是确实还要经过调查,运用调查、询问、技术鉴别等方法,综合剖析被告人的供述、被害人的陈述与物证、书证、视听资料、鉴别结论等其他证据,排除其中的疑点,最后确定证人证言的真实可信性。
经过上文的剖析介绍,大家了解证人证言就是指案件中的证人对于案件有关的状况进行讲解的言辞。但这并不是证人证言就能作为定罪的证据用,一般还要结合其他的证据。华律网记者为你整理本篇文章,期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