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调解后还可以再起诉吗
经调解解决的医疗纠纷还可以起诉法院。对于行政调解协议,当事人可依据《民法典》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撤销协议或认定协议无效。发生医疗争议,医患双方可以通过四种渠道解决:
1.医患双方根据《医疗事故处置条例》自行协商处置,并制作协议书,达成一致协调解决;
2.双方可以一同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鉴别申请,委托医掌握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别暂行方法》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别,依据鉴别结论解决;
3.通过当地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第三方调解机构进行协调解决;
4.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渠道进行解决。
2、医疗纠纷调解有什么方法
找法网提醒,医疗纠纷调解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人民调解。人民调解是一种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机制,双方当事人可以一同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委员会将主持调解,并努力促进双方达成共识。
2.行政调解。行政调解是指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纠纷进行调解。在国内,卫生行政机关在医疗纠纷调解中占据核心地位。
3.诉讼调解。诉讼调解,也称司法调解,是指在医疗纠纷进入诉讼程序后,由法院组织进行的调解。这种调解方法以当事人自愿为原则,法院无权强迫当事人同意调解。
医疗纠纷调解后有什么影响
医疗纠纷调解后,将对双方当事人产生一系列影响。
1.调解成功并签署和解协议书后,双方应遵守协议内容,不能再就同一事实和请求提起诉讼。这能够帮助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2.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有机会充分表达建议和诉求,能够帮助增进理解和信赖,为将来的合作奠定基础。
3.调解作为一种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机制,能够帮助减轻法院的负担,提升纠纷解决的效率。因此,在医疗纠纷发生后,双方应积极考虑通过调解方法解决纠纷,以达成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