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签了一年劳动合同直接走人会如何
1.签了一年劳动合同后直接走人,假如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因此给其导致了肯定损失,那样用人单位是有权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劳动者进行赔偿的。这种行为可能被视为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
2.在双方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后,劳动者应当遵守合同约定,如需辞职,应根据规定步骤进行,而不是擅自辞职。
3.直接走人不只可能对用人单位的正常运打造成影响,还可能损害劳动者的个人信誉和将来的职业进步。
因此,建议劳动者在辞职前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根据法定程序办理辞职手续。
2、直接走人怎么样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快车提醒,假如劳动者直接走人后,用人单位提起了劳动仲裁申请,那样劳动者需要知道怎么样应付。
1.劳动者应前往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
2.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有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与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部分区域可能无需提供)。
3.提交材料后,仲裁委会在5个工作日内给予立案,并给予双方举证期和答辩期。随后会进行开庭审理,对双方进行调解,若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
4.劳动仲裁一般在60天内结案。劳动者对裁决书不服的,可以起诉到法院。同时,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影响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3、劳动合同法关于直接走人的规定
1.《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明确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导致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薪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也规定,因劳动者本人缘由给用人单位导致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需要其赔偿经济损失。
但赔偿的金额应从劳动者本人的薪资中扣除,且每月扣除的部分不能超越劳动者当月薪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薪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薪资标准,则按最低薪资标准支付。
因此,劳动者在辞职前应充分知道有关法律法规,防止因擅自辞职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