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被告人孙某,女,42岁,汉族,小学文化,农民。被告人孙某于1983年同胡某结婚,结婚以后感情一般,1997年后夫妻关系渐渐恶化,至2001年十月19日因故第三起争执打架而分居。被告人孙某和女儿住在临的小卖部内,胡某住原宅院内。
2001年11月12日下午5时许,被告人孙某和其弟回家检查通往小卖部的电源时,发现胡某躺在床上,口不可以语,身不可以动,不省人事,被告人孙某见状,既不将胡某送医院诊治,也不请大夫诊断,而是和其弟将胡某抬放在大门外的地上通风,未采取任何救助手段,当晚二人又将胡某抬到街对面一间闲置的小屋内,不给予其照料。
11月14日晚,被告人孙某之弟找到孙某将胡某抬回家里放在床上,同年11月15日上午8时许,被告人孙某的爸爸前去看望胡某时,发现胡某已经死亡。审判:洛阳高新开发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觉得,法律规定的夫妻间的扶养义务,包括了对扶养一方的健康、生命的关心,照料和救助,被告人孙某在发现其老公胡某不省人事后,有义务对其进行救助,但孙既不将胡-送医院诊治,也不请大夫诊断,没采取相应的手段,使胡某的病情延误60多小时而死亡。被告人孙某的行为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依据《中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判处被告人孙某有期徒刑3年零6个月。评析:本案在审理过程中,产生了二种不一样的认识。第一种建议觉得,被告人孙某的行为构成丢弃罪。丢弃罪,是指对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本罪在行为方法上表现为不作为。本案中,被告人孙某与胡某具备夫妻间的扶养义务,在胡某患病不省人事时,被告人孙某不履行扶养义务,对胡某的病情置之不理。也不给予必需的街拍料,致胡某病情延误而死亡,符合本罪对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情形,因此,构成丢弃罪。另一种建议觉得,被告人孙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故意杀人罪也可以通过行为人拒不履行扶养义务的不作为形式来达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与丢弃罪有什么区别在主观方面表现为,丢弃罪是为逃避或转嫁抚养义务,而丢弃没独立生活能力的婴儿、老人或患病者,主观上没杀人的故意,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将被害人遗弃在容易让人发现的场合,便于准时得到别人救助。而故意杀人罪的行为人主观上有非法剥夺别人生命的故意,即明知我们的行为会致使具备抚养义务或救助义务的人死亡的后果,却仍期望或放纵这种结果的发生,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将被害人遗弃在容易让人发现的场合,便于准时得到别人救助。本案中,被告人孙某与被害人胡某系夫妻,具备夫妻间的抚养义务,当胡某有病不省人事后,被告人孙某有救助义务,但被告人孙某不但不履行救助义务,反而将不省人事的胡某先后放置于一间闲置的小屋和无人的家里,达60多小时,导致被害人胡某得不到救助,病情延误而死亡。被告人孙某的行为符合不作为故意杀人罪构成要件,构成故意杀人罪。
西部律师网 > 律师入门 >
- 上一篇:
- 下一篇:
猜你喜欢
- 05-18 婚姻抚养权纠纷调解机构是哪儿
- 05-18 假如离婚证弄丢了再婚要如何解决
- 05-18 婚内承诺赔偿有效吗
- 05-18 《老公私自担保老婆是不是承担连带责任》之
- 05-18 朱泽民被指定代理无行为能力人范淑华诉梅成
- 05-18 女性怀孕如何起诉离婚效果最好
- 05-18 婚外情判几年就不追究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