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疗损害责任的鉴别标准是什么
医疗损害责任鉴别标准主要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置条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别暂行方法》等规定。
第一看医疗行为是不是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若存在违规,需进一步考量该违规与损害后果间有无因果关系。譬如,手术操作失误直接致使病人术后出现紧急并发症,这就可能存在因果关联。
第二,要评估医疗过错行为在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譬如医院完全未履行告知义务致病人紧急损害,可能担主要或完全责任。
再者,关注病人原有疾病情况对损害后果的影响。若病人自己病情复杂紧急,医疗行为虽有过错,但原有疾病也对结果有用途,鉴别时会综合断定各方责任比率。
2、医疗损害责任鉴别的步骤法律是怎么样规定的
医疗损害责任鉴别有明确步骤规定。第一是委托,医患双方可一同委托,也可由卫生行政部门移交或人民法院去委托鉴别。
接着是受理,鉴别机构收到委托后,会对委托事情进行审察,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不是受理,符合需要的予以受理。
之后抽取专家,鉴别机构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有关专业的专家组成鉴别组。
然后召开鉴别会,医患双方到场陈述建议和理由、回答询问。专家鉴别组依据事实、法律法规和专业常识进行剖析、讨论并表决,形成鉴别结论,半数以上专家认同方有效。
最后出具鉴别书,内容涵盖基本状况、鉴别过程说明、是不是是医疗事故等,一般在接到材料45日内完成。对初次鉴别结论有异议,可在15日内申请第三鉴别。
3、医疗损害责任鉴别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医疗损害责任鉴别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类:
法律层面:《中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中对医疗损害责任作出了规定,明确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职员在诊疗活动中导致病人损害的责任认定等基本规则,为鉴别提供了责任界定的基础。
行政法规:《医疗事故处置条例》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别的要紧依据,它详细规定了医疗事故的分级、鉴别的提起、鉴别机构、鉴别程序等内容。
部门规章:原卫生部发布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别暂行方法》,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别的具体操作步骤,包含鉴别的受理、专家鉴别组的组成、鉴别的办法和步骤等进行了规范;《医疗损害鉴别管理方法》也为医疗损害鉴别活动提供了具体引导。
在探讨医疗损害责任的规范是什么时,除去明确其断定准则外,还有有关联的要紧方面值得一看。医疗损害责任确定后,赔偿范围和计算方法是重点问题。赔偿范围一般涵盖病人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而赔偿计算要结合病人实质遭受的损害程度、治疗周期等多种原因。另外,医疗损害发生后,病人怎么样采集有效证据以支持自己诉求也极为要紧。像病历资料、检查报告等都是重点证据。若你对医疗损害责任的赔偿细节、证据采集等还有疑问,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精确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