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行为认定标准
家庭暴力行为认定标准:
1.主体须为家庭中的成员
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留关系生活在一块的家庭成员间,如老公对老婆、爸爸妈妈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爸爸妈妈等,妇女和儿童 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的中老年人、男士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2.主观方面是故意
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采取的暴力方法,会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导致肯定伤害后果,并且期望或放纵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而且大多数状况下行为人 都具备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被害人进行肉体上或精神上的折磨和摧残。过失行为即便导致了肯定的伤害结果也不应认定为家庭暴力。
3.客体是受《民法典》保护的婚姻家庭关系
侵害的是家庭成员的生命权、自由权、身体健康权、心理健康权等。找法网提醒你,家庭暴力的对象主要针对的是家庭成员中处于弱势的群体
4.客观方面身体、精神等方面导致肯定伤害后果
国内《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及《刑法》规定,伤害结果为轻微伤时可以进行治安处罚。假如伤害结果为轻伤或重伤时则是刑法的调整范畴。
2、家庭暴力处置步骤
家庭暴力处置步骤是在家暴报警后公安机关会准时出警,也到现场做伤情鉴别与责任认定。通常都是以调解为主,假如调解不成功的话,会根据法律程序对打人者进行行政拘留或者罚款,假如双方都动手,就对双方进行处罚
《反家庭暴力法》
第十五条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准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根据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帮助受害人就诊、鉴别伤情。
家庭暴力负什么法律责任
家庭暴力应负的法律责任包含:
1.受害者可以需要家庭暴力推行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
2.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处以15日以下拘留、500元以下罚款;
3.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